嚼得菜根香-百事皆可作

儒之中庸、道之无为、佛之因果,融通三者方可智慧人生、笑看风雨


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

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,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。至二十一岁,乃知前之所改, 未尽也;及二十二岁,回视二十一岁,犹在梦中,岁复一岁,递递改之,行年五十,而犹知 四十九年之非,古人改过之学如此。

从前,贤大夫蘧伯玉二十岁时,已能反省从前的过失而全部改 掉;二十一岁时,又觉得从前所改的过失并不彻底;到二十二岁时, 再回想二十一岁的自己,如同在梦中。像这样一......
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

何谓从心而改?过有千端,惟心所造;吾心不动,过安从生?学者于好色、好名、好 货、好怒,种种诸过,不必逐类寻求;但当一心为善,正念现前,邪念自然污染不上。

什么叫从心上改过呢?人的过失不胜枚举,都是从心上造出来 的;我心不动,过失怎么可能发生呢?求学的人对于好色、好名、好 利、易怒等过错,不必每种都去探究戒除的方法......
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

善改过者,未禁其事,先明其理;如过在杀生,即思曰:上帝好生,物皆恋命,杀彼 养己,岂能自安?且彼之杀也,既受屠割,复入鼎镬,种种痛苦,彻入骨髓;己之养也,珍 膏罗列,食过即空,疏食菜羹,尽可充腹,何必戕彼之生,损己之福哉?

善于改过的人,在他不做这件事之前,先明白这事不能做的道 理。比如一个人犯了杀生的过失,那么他就应该这样想:上天有好生 之德,凡是生物都会爱惜生命而惧怕死亡。夺取......
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

然人之过,有从事上改者,有从理上改者,有从心上改者;工夫不同,效验亦异。 如前日杀生,今戒不杀;前日怒詈,今戒不怒;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。强制于外, 其难百倍,且病根终在,东灭西生,非究竟廓然之道也。

然而人的过错,有从事情本身改正的,有从理上改正的,还有从 心上改正的。切入的方式不同,取得的效果也有差异。比如前一天犯了杀生的过错,今天改正不再杀生;前一天犯了......
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

第三,须发勇心。人不改过,多是因循退缩;吾须奋然振作,不用迟疑,不烦等待。 小者如芒刺在肉,速与抉剔;大者如毒蛇啮指,速与斩除,无丝毫凝滞,此风雷之所以为益 也。 具是三心,则有过斯改,如春冰遇日,何患不消乎?

第三, 一定要生发勇敢心。人有错不愿意改,大多是由于得过且 过、畏难退缩。我们一定要起劲用力,不迟疑,不等待。小过失像尖 刺戳在肉里,要立刻挑掉;大过失像毒蛇咬......
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

但改过者,第一,要发耻心。思古之圣贤,与我同为丈夫,彼何以百世可师?我何以 一身瓦裂?耽染尘情,私行不义,谓人不知,傲然无愧,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;世之 可羞可耻者,莫大乎此。 孟子曰:“耻之于人大矣。”以其得之则圣贤,失之则禽兽耳。此改过之要机也。

凡是要改正过错的人,第一,要生发出羞耻心。想想古时的圣 贤,和我一样都是七尺男儿,为什么他们可以流芳百世而成为榜样, 而我却如瓦裂一样的失败?因为自己沉溺于世俗......
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

春秋诸大夫,见人言动,亿而谈其祸福,靡不验者,《左》《国》诸记可观也。大 都吉凶之兆,萌乎心而动乎四体,其过于厚者常获福,过于薄者常近祸,俗眼多翳,谓有 未定而不可测者。

春秋时期的诸位大夫,常常从一个人的言语、行为去判断而谈论 其吉凶祸福,没有不灵验的,这是在《左传》和《国语》等书上有明 确记载的。一般来说,吉祥和凶险的预兆,先......